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如此那样的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了树立父母式的威严,总是都会脸红耳赤地“教训”一番,严厉的批评教育方法总是得不到孩子的心服口服,发怒只能换来孩子的惧怕。
对孩子,不发怒不代表不威严。有人说,爸爸妈妈的威严就如牵扯着风筝的线,没这线,孩子容易迷失方向。父母的威严是要让孩子由衷地尊重、敬畏爸爸妈妈,即便孩子的某些行为被父母拒绝、制止甚至惩罚,孩子仍然会谅解爸爸妈妈的苦心,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样,父母应该怎么样做到威而不怒,在管教上不但“赢了”孩子,还“取得”孩子的心呢?
1切勿态度不同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表现得不同,是教育的大忌。母亲不准孩子放学后到处跑,孩子却说是经过父亲允许批准的。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孩子是最喜欢去钻空子,找到爸爸妈妈教育的漏洞了。孩子非常喜欢或有利于我们的建议作为挡箭牌,父亲教育他,他说是母亲已经赞同了;母亲质问他,他又说这是父亲批准的。
爸爸妈妈双方态度的不同,除去让孩子有机可乘,其实也不利于孩子好行为的塑造。因此,爸爸妈妈双方在给孩子订立教育原则之前,必须要充分地交流协商好,在原则态度上要维持一致性。如此也就不至于让孩子不了解听哪个说的话,同时爸爸妈妈双方的威信也可以打造起来。
2如果非分明
小明和妹妹在家玩耍,忽然玻璃杯打碎的声音,父亲赶不过去一看,玻璃杯碎在地上,小明和妹妹在旁边低着头,大家都不说话。父亲问:“是哪个摔坏的?”小明指着妹妹说是妹妹碰到的,妹妹又说是哥哥打碎的,两人互不相让还因此吵了起来。
类似如此的情景,有的父母会红着脸生气地质问孩子,非要找到罪魁祸首不可。孩子在旁边战战兢兢,大家都不敢说真话被惩罚。其实哪个对哪个错其实也无补于事了,父母非常重要的是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是非分明、赏罚分明的形象。而不是不听孩子的任何讲解而妄加定论地觉得哪个错了,跟着就是又打又骂,如此孩子心里是非常不服气的。
面对如此的情景,父母应该要表明态度,第一要表明态度,自己不会打骂犯了错误的人,让孩子卸下心理防御,同时还要指出孩子要诚实,要勇于承担过错而不是在错误发生将来互相推搪,有错就改,如此子才能得到其他人真诚的原谅。像如此以温和的“讲道理”代替扯红脸皮的打骂,会有更好的教育成效,同时也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个是分明、讲道理的人,从而树立了父母说一不二的权威形象。
3信守承诺
相信不少父母都曾被自己家里孩子抱怨一句:“你说不算话”吧!当初给给子信誓旦旦地许诺说这个周末带他去游乐园、带他去吃大餐,孩子满心期盼地等到周六却被父母一句,今天要加班就给孩子吃了个闭门羹。久而久之孩子便会怀疑父母说话的靠谱性,觉得他们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的,父母的威信心就会逐步减少,这比较容易影响孩子日后品行的成长方向。假如父母教育孩子说做人要信守承诺,就更不会得到孩子的认可了。
父母能否对孩子信守承诺,是能否在孩子心中打造权威的要紧首要条件。在日常,孩子面前,父母应做到不应随便向孩子作承诺,一旦许诺,就—定要设法兑现;假如由于某种缘由对孩子失信,应该准时向孩子说明,不可以敷衍了事。
应该郑重向孩子道歉,并和孩子一块商量可以用什么形式弥补。父母以身作则做一个言而有信之人,如此才能取得孩子的尊重,成为孩子立真品德的好榜样。
同时爸爸妈妈也要教育孩子对其他人要讲信用、负责任,教育孩子在答应其他人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有没能力和把握做到,答应其他人的事要兑现;对不可以做到的,就不要随便答应。假如经过再三努力仍没做到,应诚恳地说明缘由,表示歉意。这类都需要父母在日常做到言传身教。
4讲原则并坚持
父母假如在教育孩子时有一套原则,并一直坚持实行,让孩子了解父母是在某些方面是有底线的,是不可逾越侵犯的,那样孩子便会遵照爸爸妈妈的那一套原则表现得乖乖的,爸爸妈妈的教育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这里讲的原则,不是爸爸妈妈说了算,更不是说规范孩子行为的条条框框,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协商约定的行为准则。
譬如,孩子要先把作业完成了才能看电视,或者说看到叔叔阿姨要礼貌地打招呼。这类其实也是父母有意让孩子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孩子表现得好,父母可以多赞扬鼓励孩子,强化孩子的好行为;假如孩子不遵守约定,就依据轻重令行禁止,并指出孩子的错误,适合地给他一些小惩大诫,比如罚他今天晚上不可以看电视。父母应该注意赏罚分明,并且要一贯作风,坚持原则。
不可以由于太过过分娇纵、惯宠孩子而丧失原则,对孩子过于迁就。让孩子感觉爸爸妈妈是说到做到的,不准就是不准,没空子可钻,如此也就可以威而不严地打造父母的威信了。
5防止情绪化
父母在表达自己建议的时候,应该注意控制好我们的情绪,不要过于激动,维持冷静和坚定的态度。父母在处置事情上表现理智,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决定是理智的,是不可更改的,那样孩子便不会再固执己见,适应父母的意思。
但父母千万不要表现过火以致让孩子感觉父母过于霸权,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自己没一点自由的空间。父母应该要适合地学会好这个度,以民主的方法做决定而不是借助大人的理性力量来作为压制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犯了错误误,父母表现得暴跳如雷,情绪激动而不可以自制时,孩子的感觉是父母目前是不清醒,不理智的,爸爸妈妈被情绪左右而会对自己做出不公平的对待,这会大大地减少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因此,爸爸妈妈应该控制好我们的情绪,用平静坚定的语调来向孩子提出需要或表明态度,防止情绪化,让孩子感觉爸爸妈妈如此做出来的决定时再三考虑、是理性的,自然孩子也就会比较顺从地同意。